电影《卧云》首映式在成都市峨眉电影集团1958电影城举行
2021年06月05日   18:13 | 来源:中国发布网
  6月3日晚,激昂有力的川剧锣鼓声中,由达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、成都乐图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《卧云》首映式在成都市峨眉电影集团1958电影城举行。据悉,该电影已斩获第七届重庆青年电影展“最佳影片奖”,并成功入围澳大利亚第十一届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、四川省首届岷江电影展、第三届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暨第二届亚洲华语电影节等。电影将于6月6日登录全国院线。
 
  传统创新表达
  川剧电影讲好中国故事
 
  卧云,本是川剧中一个经典动作的专业术语,指花旦缓慢旋转坐下,兰花一指、回头望月的优美动作。同名院线电影《卧云》讲述了人到中年的川剧演员郑卫国决心复排川剧,但曾经的师兄弟们要么年事已高,要么早已有了自己的生活,不愿意再从事川剧表演,郑卫国只能求助于在川剧学校读书的女儿郑好,然而长期处于冷战期的两父女也闹得不欢而散……


 
  首映式上,主创团队悉数登场,讲述了《卧云》制作的台前幕后。
 
  “剧中郑卫国对川剧的坚守,让我想到当年恩师传戏的画面,一举一动都记忆犹新,历历在目。”作为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演员,今年48岁的田强在电影《卧云》中饰演郑卫国。为了能快速进入角色,他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筱樊春楼为对象,不断回忆揣摩当年师傅对自己言传身教时的内心活动。据他介绍,15年前,80岁高龄的筱樊春楼在传授他京剧《黄忠带箭》时已经身患重病,仍每天坚持写剧本,严厉督促自己练功。“郑卫国只是一个缩影,以点带面反应出戏曲人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心与使命感。”
 
  川剧作为巴蜀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,以高腔曲牌丰富、唱腔美妙动人、浓郁地方气息等特点闻名于世。早在1982年,四川省委、省政府就提出“振兴川剧”口号。2006年,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,始终保持“保护、继承、弘扬”的方针稳步发展。在“发展与创新共进”的时代语境下,如何利用这一艺术瑰宝,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、体现中国精神、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?电影《卧云》开启了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尝试。
 
  《卧云》敏锐地嗅到了川剧的历史文化价值,以巴渠河流派川剧为创作素材,不仅侧面描写了一位基层川剧艺人在川剧兴衰更替、传承发展中,面临的诸多人生困境和思想困惑。同时,电影中郑卫国的戏剧表演在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爆火,让川剧以属于这个时代的方式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,实现了巴渠河流派川剧的传承创新和坚守文化传统的人生价值。
 
  传承任重道远
  文化植入凸显达州本色
 
  近年来,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,包括戏曲在内的优秀传统艺术重整向前。作为达州市“本土造”院线电影,电影《卧云》从内容到演员、从取景到制作都渗透了满满的达州元素,还原和展示了达州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气质。
 
  电影拍摄地以达州市主城区为主,无论是城市地标、重要景点,还是市井生活等城市文化元素,都以“文化外宣”的方式植入电影。
 
  在保障影片质量的前提下,电影《卧云》在面向全国招募演出人员的同时,大力鼓励四川本土的演员、剧作者、音乐制作人等文艺工作者参与其中,导演魏巍就是其中之一。“我从小在四川长大,爷爷喜欢听川剧,我也跟着他听,会受到一些影响。”魏巍说,陈凯歌导演的《霸王别姬》对80后一代的导演影响很大,所以自己一直想拍一部关于戏曲的电影。“传统文化要发展和传承,任重而道远”,他表示,希望年轻观众可以通过这部作品,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 
  “电影节奏紧密,泪点很多,看得很过瘾。”首映结束后,26岁的成都市民杨彩芸表示:“之前看《百鸟朝凤》时就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兴趣,电影《卧云》又让我对川剧有了新的认识,原来传统戏曲离我们年轻人并不远,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,以后会持续关注这门艺术。”


 
  与时代同步伐
  探索传统文化市场化之路
 
  新时代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、启发生活,各地都在积极探索。在达州,电影《卧云》成为了开启这把解锁“宝箱”的钥匙。
 
  《卧云》的横空出世,是达州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迈向市场化道路的一次尝试,自启动伊始就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遵循市场规律,旨在让传统艺术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自身价值。“目前,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,电影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,成为最热的经济发展增长点。”达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周德君表示,电影《卧云》的拍摄,有效助推了达州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,未来,达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还将通过市场机制,生产各类符合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产品,将巴蜀文化宣传好、传承好、发展好。
 
  “这是文化工作者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实现巴渠河流派川剧传承创新的职责使命。”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文明办主任方江说。业内认为,电影《卧云》创造了新的经验和启示:只有与时代同步伐,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的新发展、观众审美情趣的新变化、艺术生产传播手段的新变革,传统艺术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,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。
 
  作为达州文艺创作、电影产业发展的“试金石”,电影《卧云》成功上映的背后也是达州文艺工作者勇担“文以载道、以文兴市”时代责任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达州文艺高唱发展主旋律、砥砺奋进出硕果、凝心聚力促发展,仅2020年就创作《肥地梁、瘦地梁》《大巴山之梦》《巴山人家》等文艺作品300件。此外,为讲好“达州故事”,常年穿梭于巴山渠水间的“巴山文艺帐篷轻骑队”利用8年时光,先后演出6700余场次以上;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排演国家精品剧目《金子》,有力扩大了巴文化戏曲影响力;以巴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大型沉浸式情景史诗剧《梦回巴国》正成为助推达州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文化名片……
 
  当前,达州正在加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全市上下正掀起学党史、悟“三新”、应“七问”、作表率的热潮。恰逢其时,电影《卧云》全国公映,将创作的聚光灯对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对准基层人民大众,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,奏响了富有现实质感的时代乐章。(文/刘垚  主办方供图)


 
  
(责任编辑:编辑部)
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免责声明: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文信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