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益海嘉里循环经济新模式赋能地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2025年09月02日   17:59 | 来源:中国文信网

  近日,记者应邀采访辽宁益海嘉里淀粉科技有限公司的玉米深加工工厂,实地探究该企业如何将玉米“吃干榨净”?玉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又在哪里?


  走进现代气派的厂区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却井然有序的生产景象。一条条自动化、智能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。随着设备的高效运转,一车车优质玉米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各类产品。从玉米淀粉、果葡糖浆、麦芽糖等基础产品,到广泛应用于食品、饮料、啤酒、造纸、制药、化工、饲料等多个行业的深加工产品,构建了一条丰富且完善的玉米产业链。


  公司总经理张宏荣告诉记者,在当前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,循环经济已成为各行业实现绿色转型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。益海嘉里作为粮油行业的领军企业,在玉米深加工领域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,真正实现将玉米“吃干榨净”,让玉米综合利用率达到近100%。


  张宏荣说,玉米由淀粉、纤维素、蛋白质、脂肪以及矿物元素等组成,其中淀粉含量约占75%,经提取加工后产出的玉米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、造纸等领域;玉米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,占比8%,可用于饲料生产等;玉米中还含有8%的蛋白质,经提取加工后可用于食品加工和宠物饲料等;玉米中含有约4%的脂肪,主要存在于玉米胚芽中,经压榨加工后可产出玉米胚芽油。


90001.jpg


  一直以来,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引进国际先进的玉米深加工工艺技术,关键设备从国外引进,确保产品质量、原料及能源消耗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同时,通过自主研发技术,优化生产流程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

  2006年,辽宁益海嘉里淀粉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开原市,总投资约28亿元,总占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。作为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,一直以来,企业始终专注于玉米深加工,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、淀粉糖、饲料等产品,并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。


  开原市地处中国的“黄金玉米带”,依托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等地区丰富的玉米资源,企业形成了“原料——生产——再生资源”的区域循环经济网络,产业链也实现了纵向延伸与横向整合。从初加工将玉米分离为淀粉、胚芽、纤维、玉米皮等,到淀粉深加工生产食用葡萄糖、果葡糖浆、麦芽糖等高附加值产品,还可进一步延伸至更细分、更高技术含量的领域,依托葡萄糖等基础原料,深度开发低聚糖,这类产品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,广泛应用于保健品、婴幼儿食品;生产糖醇类产品,它们热量低、不致龋,是无糖食品的核心原料。同时,可聚焦阿洛酮糖等新型功能性糖,其甜度接近蔗糖但热量极低,在健康饮品、烘焙食品等领域潜力巨大,力求在这片产业蓝海中实现新的突破。


  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让企业效益显著,更有力推动了当地玉米产业发展,同时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,为当地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就业机会。


  张宏荣表示,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、降低环境影响,同时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,这一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,作为粮油行业的领军企业,公司将引领玉米深加工行业迈向绿色、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(记者郭伟)


(责任编辑:宗元)
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免责声明: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文信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。